网上有关“十大机构论市:趋势向好年内第二波上涨徐徐展开”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十大机构论市:趋势向好年内第二波上涨徐徐展开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券商策略
本周沪指上涨0.14%,下周A股将如何运行?我们汇总了各大机构的最新投资策略,供投资者参考。
海通策略:A股趋势向好年内第二波上涨徐徐展开
当前A股估值处于底部,政策正在持续加码,年内第二波上涨徐徐展开。我们此前已从牛熊周期、估值、基本面等维度对市场进行了分析,并提出A股有望迎来年内第二次机会。估值方面,对比过去5轮牛熊周期的大底,4月末和10月末时A股的估值、风险溢价、股债收益比、破净率等指标均已处于大的底部区域,详见表1.从基本面指标看,我们根据05、08、12、16、19年5次市场见底的经验总结,底部反转均伴随着五大类领先指标中三项及以上企稳,当前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制造业景气度、汽车销售这四类指标已经回升,最近几月地产销售面积累计同比也走平,基本面指标回暖确认A股在4月末和10月末形成的底部较扎实。
中信策略:新稳态渐行渐近三条主线逐渐清晰
在12月,预计“新二十条”优化过程中将逐步形成常态化防控的新稳态,房地产“十六条”等稳增长政策执行过程中也将逐步形成经济弱势恢复的新稳态,新稳态渐行渐近,将夯实经济中期修复的基础;美元加息节奏拐点确立,国内货币政策集中发力,提供A股估值修复的支撑。当前市场特征亦表明A股中期全面修复的趋势高度明确,只是短期修复节奏有所放缓,当前正处于政策驱动的上半场,建议提高仓位,均衡配置精准防控、地产产业链、全球流动性拐点三条主线。
开源策略:整装待发迎接A股曙光
(1)2023年宏观复苏路径研判。2022H2随着国内中下游企业生产、投资意愿逐步复苏,“有效供给”释放已逐步得到验证;2023年的挑战在于国内“增量需求”的复苏路径,即消费能力、消费信心的修复。背后的支撑逻辑有三:一是企业利润改善或带来居民薪资上修;二是疫情逐步缓解的假设下,服务业就业、薪资持续回升;三是在“需求-投资”正向拉动下,CAPEX扩张将有利于进一步拉动消费能。(2)2023年市场流动性形势与趋势研判。市场剩余流动性修复逻辑仍将持续演绎。一方面,国内流动性驱动力正逐步增强;另一方面,海外流动性掣肘影响将趋于下降,甚至对国内流动性形成“正向反馈”。(3)微观视角:挖掘行业基本面“反转”路径与机遇。2023H1风格主线:成长与消费;2023H2风格或切换至:消费与周期。2022Q4~2023Q1我们基于三季报挖掘行业盈利拐点及预期拐点的机会;同时,中长期行业比较来看,我们挖掘那些:既具备生产/扩张能力,又具备生产/扩张意愿,甚至已经进行资本开支的细分行业。
兴证策略:顺势而为短期内关注国企央企的低估值修复机会
1)阶段性市场风险偏好收敛,带动市场资金向当前仍处于相对“人少的地方”、且有避险属性的国企央企等权重板块分流。2)近期各类政策、事件也密集催化。2022年11月21日,证监会主席易会满提出“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11月22日国常会要求“适时适度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随即央行于11月25日宣布降准0.25%,同样对权重板块形成催化。3)国企央企本身估值处于历史底部,存在估值修复的动力。截至11月25日,万得央企指数9.5倍的PE估值,处于2010年以来4.3%的历史极低水平。
天风策略:风格大逆转?
1、从风格趋势的角度,低估值趋势占优的可能性较小。2、从风格轮动的角度,目前可能处于第三阶段的后半场了,后续可能可以开始关注一些成长方向,也就是重新回到第一阶段的机会比如:(1)11月大幅跑输的大安全(信创、半导体等)。(2)7月以来由于拥挤度过高(成交额占比大幅提升)开始调整的赛道方向,目前拥挤度终于消化到了比较低的位置,可以开始逐步关注了,但是这里需要说明的是:①成交额占比高,大多是短期兑现的充分条件,比如今年7月初,我们就提示了这个风险。②成交额占比低,不一定是买入的理由,还要考虑景气度趋势。③围绕“内需”2)国家安全体系长期投资机会,国防军工、通信、能源资源等领域中低估值且基本面稳健的龙头国企。
国海策略:如何看中字头的崛起?
国企改革相关概念股的超额收益基本出现在慢牛或熊市时期,企业在市场估值偏低时更易引入战略投资者以及整合重组资产,而在牛市时期国企改革概念则弹性较弱。一方面在于引进战略投资者、资产并购重组及整合上市易发生在市场相对偏弱时期,这一阶段大型国企可通过较低成本的并购重组,同时市场法资产价值评估也使得混改入股价格也相对偏低,因此国有企业更易在这一时期通过一系列改革与重组提升公司价值。另一方面在于市场偏弱时期行业轮动速度加快,市场缺乏明显的行业主线时,包含较多行业成分的主题概念投资往往表现亮眼,特别是央企往往具备逆周期以及高股息属性,易在市场存在不确定性与分歧时凸显防御价值。
西部策略:今年的跨年行情与往年会有哪些不同
回顾2009年以来历年“春季行情”或“跨年行情”,推动行情的核心逻辑来自三个方面:1)年初信用冲量推动市场宏观流动性充裕,2)1-2月宏观数据真空期带来的盈利预期切换,以及3)对新一年政策的憧憬带来市场风险偏好提升。受到2020年疫情带来的基数效应影响,2021年全年的经济和政策节奏都出现明显的变化,传统“春季行情”演变为11-12月的“冬季躁动”。信用拐点的出现叠加货币和财政政策前置发力,为“冬季躁动”创造了良好的宏观环境,而更加关注分子端变化也使得市场更加关注11月业绩真空期的盈利预期切换。我们认为今年的“跨年行情”与去年相比虽然起点更晚,但是持续的时间与修复力度会更强,风格上也会更加偏向价值。
中金公司:流动性宽松下券商股具有阶段性超额收益重申券商板块推荐观点
本次降准释放5000亿元长期资金,利于提振市场信心,历史上看,流动性宽松下券商股往往具有阶段性超额收益,重申券商板块推荐观点。当前板块估值还是处于历史底部的位置,A股券商PB1.3倍,港股券商PB0.6倍。但是自2018年以来,证券行业的资产质量、业务结构、竞争格局、外部市场流动性等方面均有明显改善,板块存在一定的修复空间。外部流动性方面,2020年7月以来A股成交迈上万亿新均衡。同时,以全面注册制为代表的改革持续深化,以及对外开放不断加大,将进一步促进行业格局优化。当下市场风险偏好的改善以及资本市场改革深化将构成券商板块持续的弹性催化。
中信建投:年末稳增长诉求提升风格或往稳增长链条相关板块轮动
年末稳增长诉求提升,风格或往稳增长链条相关板块轮动。部分省市专项债提前批已下达,央行再度降准。地产融资支持政策频繁出台,市场对前期“保项目不保主体”的悲观预期有所纠偏。“金融十六条”出台,国有大行纷纷响应积极授信超万亿,优质房企率先受益;叠加流动性边际宽松,推动稳增长链条基本面,尤其是银行地产悲观预期修复。复盘同处相似经济基本面环境、同为去库期的2011-2012、2014-2015、2018及2021年,整体四季度呈现的特征为逆周期资产明显占优,以四季度月度收益均值表现计,稳定类板块(地产银行公用交运)TMT(传媒通信电子)中游制造及可选消费。对应到今年行业表现上,同样在经济预期不明朗+当年高景气赛道景气预期基本反应背景下,短期风格或往“稳增长”方向轮动。从长期政策导向上看,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或将成为中长期投资主线。
近期,管理层关于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和国企价值投资功能有待彰显的观点引发市场热烈响应。
本周,中字头概念股成为A股市场乃至港股市场“最靓的仔”。即便在大盘全面回调之际,中字头股票全线上攻,上演涨停潮。在一周时间内,部分个股录得2-4个涨停板,最高涨幅接近50%。
据券商中国·投资小红书的不完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1月23日,实际控制人为央企国资控股、省属国资控股和地市国资控股等的国企上市公司共1120家,合计市值为26.5万亿元。
在低估值背景下,股票的长期收益率可以视为股息率与业绩增长率之和。这26万亿国资国企上市公司占到整体A股市值的三分之一,其大体量、高股息、稳定的业绩增速和低估值四大要素合在一起构成了A股的长期“稳定器”与“压舱石”。
从股息率上来看,这部分国企上市公司2021年报告期合计派发的现金红利6873亿元,所对应的整体股息率目前已高达2.6%。它们还有着连续多年分红派息的稳定记录,部分2000年初上市的国企20年来坚持每年给股东现金分红。
还有部分资本开支较小的国企上市公司2021年报告期的股利支付率高达90%以上,甚至达到100%。这意味着这些企业将当年赚来的利润以分红的形式接近全部分给股东,堪称回报股东的典范。
而从业绩增速来看,由于这些企业处于交通、电力、钢铁、煤炭、基础化工等长期需求稳定的行业,业绩增速长期与GDP增速保持同步甚至略高。近期深交所官方数据也显示,深市国企近三年的营业收入、净利复合增长率分别为18%、35%,均超过市场整体水平。
资金会在不同收益率的资产池子里流动,股票其实也是披着股票外衣的债券,当股票的股息率与固定收益资产收益率相比具有吸引力时,就会被投资者视为高等级债券。由于固定收益产品的资金池远大于股票的资金池,从而封杀了股市下跌的空间。
国企上市公司整体股息率高达2.6%
国企上市公司的市值占到A股总市值的三分之一。不完全统计数据显示,实际控制人为央企国资控股、省属国资控股和地市国资控股等的国有企业共有1120家,占到A股上市公司数量的22.4%。截至2022年11月23日,这些国企上市公司的总市值为26.5万亿元,占到A股总市值的33%。
统计数据显示,国企上市公司2021年报告期的分红派息合计为6873亿元。这意味着,国企上市公司的整体股息率目前已经高达2.6%。
长期来说,国企上市公司的业绩增速与GDP增速保持一致,甚至略高一筹。统计数据显示,过去5年,国企上市公司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年化复合增速分别为8.94%和7.3%。这些国有上市公司大多是国计民生领域的龙头企业,有着长期稳定的需求,与国民经济保持同步的增长势头。
国企上市公司当前整体市值为26.5万亿元,而2021年的整体利润为16390亿元。这意味着,国企上市公司整体市盈率为16.1倍,隐含的年化收益为6.2%。再加上国企上市公司仍有一定的业绩增速,因此国企上市公司整体与固定收益类资产相比具有较大的吸引力。
4万亿市值国企股息率高达4%
统计数据还显示,截至11月23日,113家国企上市公司的股息率为4%以上。其中,海螺水泥、中国神华、威孚高科等18家国企上市公司的股息率为8%以上;大秦铁路、陕西煤业、孚日股份、宁沪高速等49家国企上市公司的股息率为5%~8%之间;中国建筑、华域汽车和柳钢股份等38家国企上市公司的股息率为4%~5%之间。
截至11月23日,股息率4%的国企上市公司总市值为4.2万亿元,占到整体国企市值的15.8%,构成A股上市公司中分红派息力量的中流砥柱。
在股息率超过4%的国企上市公司,32家公司派息次数为20次以上。由于A股上市公司大多是按年而不是按季派发股息。这意味着,这批在2000年左右上市的国有企业在过往20年中,持续给股东分红派息。
比如,威孚高科1998年上市以来累计派息次数为23次,累计派息金额为100亿元,而公司累计募资金额仅为40亿元。尽管传统汽车行业上市公司在大多数时间受到投资者的冷落,但威孚高科自上市以来涨幅高达16.8倍。
在股息率超过4%的国企上市公司,44家国企上市公司股利支付率超过50%。还有几家国企上市公司2021年报告期的股利支付率高达100%。这意味着,这些企业将当年赚来的所有利润以分红的形式全部回馈给股东,展现了强烈的回报股东意愿。
中国神华2021年的净利润为502亿元,2021年的分红总额504亿元,这家企业将年度赚来的每一分利润都分给了股东。2021年股利支付率超过90%的公司还有冀中能源、广百股份、宁波富达、外高桥、唐山港、孚日股份等多家公司。
值得关注的是,这些企业不仅具有较高的股息率,而且也有着稳健的业绩增长。中国神华过去5年的净利润复合增长率为16%;大秦铁路5年的净利润复合增长为13%;而海螺水泥等上市公司过去5年的净利润复合增长率高达30%以上。
为何构成“稳定器”与“压舱石”?
首先,高股息率意味着上市公司的生意模式不差,具有较强的自由现金流。曾有顶尖投资人形象地说过,这个世界上有两类企业,第一类是每年赚12%,投资者到年底可以拿走所有的利润;第二类是每年赚12%,但总是没有分红,因为公司必须将多余的现金进行再投资才能保持其竞争力(有人戏称,这类企业赚的是“假钱”)。统计数据显示,在2021年报告期,股利支付率超过50%的国有上市公司共156家,占比为14%。
其次,高股息率意味着估值不会太贵。因为股息率的分母是股价,如果一个公司把50%的利润用来分红的话,如果有5%股息率的话,意味着它的市盈率不会超过10倍。高股息率意味着投资者可以避开一些估值过高的热门板块和标的。
第三,高股息率意味着上市公司回报股东的愿望较强,一个持续多年高分红的企业更值得信赖。“至少20年连续股息支付率”也是谨慎型投资者在1930年美股大萧条时期的选股标准之一。
第四,资金会在不同收益率的资产池子里流动,股票其实也是披着股票外衣的债券,当股票的股息率与固定收益资产收益率相比具有吸引力时,就会被投资者视为高等级债券,从而封杀了股票下跌的空间。
(本文提及个股仅为举例用,请勿据此入市)
关于“十大机构论市:趋势向好年内第二波上涨徐徐展开”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admin]投稿,不代表凤凰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fh04.cn/cshi/202501-2780.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凤凰号的签约作者“admin”!
希望本篇文章《十大机构论市:趋势向好年内第二波上涨徐徐展开_1》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凤凰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十大机构论市:趋势向好年内第二波上涨徐徐展开”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十大机构论市:趋势向好年内第二波上涨徐徐展开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